“炎暑顿消,皓月清风,桂子飘香,秋意正浓。”处暑后的上海,高温渐退,炎炎夏日的烦热逐渐成为过去式,取而代之的是秋夜的宁静与诗意。8月24日,黄浦工作站“慢生活”艺术治疗项目“绘出人生”小组第四节活动“蜕变重生的自己(上)”就在这样的气候下如期举行,共6名组员参加。
本次小组活动主题是“蜕变重生”,在经历了之前小组活动中的意图执行公式以及习惯叠加,主带社工向组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–“环境对于习惯养成的影响”。主带社工向组员简单介绍了“环境加成”的概念,随后安排了10分钟的时间供大家思考和交流一个命题:“如果是我的话,我该如何调整居家环境,让关键物件提醒自己?”大家为此也展开了热烈讨论。组员阿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,她每天晚上临睡前会喝一杯牛奶,然后看一个章节新买的小说。即便有时候下班回家很晚,依旧会坚持。能够坚持的原因就是她将小说放在床头,临睡前只要打开床头灯,便能一眼看见小说书本,这立刻就能提醒自己去完成自己所建立的新习惯。主带社工肯定了阿娟的做法,并告诉其他组员这其实就是“环境加成”的正面作用,鼓励组员们回家着手对自己的环境进行改变,尝试利用新环境来协助习惯的养成。
随后,主带社工带领组员们前往街道附近的公园绿地,实地探访绿意盎然的大自然,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,进行放松创作。主带社工和志愿者们与组员一起,漫步在绿树成荫之下,感受夏末初秋的美好,找寻自己喜爱的风景进行绘画创作。公园绿地优美的环境缤纷多彩,有参天大树、有亭台楼阁、更有小桥流水,在这种环境下,组员们也纷纷动笔开始了绘画,在鸟语花香的环境下,描绘大自然,描绘自己未来的人生。
活动临近结束,主带社工布置了小组作业,鼓励组员们改变自己的环境,在生活中寻找新的参照物,将其与自己的新习惯联系起来。主带社工希望各位组员尽量在生活中维系自己的习惯,告诉大家新习惯的养成和维持确实很难,但如果能够坚持下去,就一定可以看到改变,一定能够创造出不一样的未来。
黄浦工作站豫园社工点 殷瀚晟供稿
